4歲數感(Number Sense)的發展與教學策略

鬍渣爸的教育觀察站
10 min readApr 8, 2020

--

4歲,大概就是小班到中班之間,一個尷尬的年紀。

Photo by Kiana Bosman on Unsplash

你因為4歲孩子長大了,而有了很多驚喜和期待。或許你也發現,隔壁那個比自家4歲寶貝稍微大一點的孩子,明明好像才剛上中班,卻已經會很多自己家孩子還不懂的事情。

確實,4歲的孩子正進入一個智力和理解能力快速發展的階段,跟3歲以前不可同日而語。但實際上,他們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跟隔壁家那個聰明的5歲小孩一樣──即使年齡看起來只差那麼一點點。

於是,這時你可能開始著急,覺得自己的4歲孩子應該要加緊速度,多學一些,免得追不上人家。

這的確是一個檢視孩子教育並進行適當調整的階段。然而更重要的是,你應該如何「依照孩子的發展需求」去調整適合的營養。而非使用過與不及的食材(教育方式),養出虛胖(一知半解)或過瘦(刺激不足)的小孩。

在數感培養上面,營養的適切與否尤其容易被察覺,但絕大多數人往往嚴重忽略去觀察孩子的狀況和需求,即:孩子是否正在吸收「適合」他的營養?忽略和錯誤的策略,會導致孩子數學的基礎不穩,學習方式錯誤,然後就此一直錯下去。

衍生問題往往在小學中年級以後爆發,運氣差一點的則從二年級前後,就會開始出現數學跟不上、成就低,沒興趣,甚至害怕討厭數學的情形。

Photo by Science in HD on Unsplash

嗚嗚,別再多說一個字了老師,聽不懂啦!

明確而言,4歲孩子的數感發展,正在由數量的「認知辨識」往「增減變化」發展,這意味著他們也許可以發展出很簡單的心算能力(如1+2,3+1),但在腦中推算解答的「估計」或「概算」能力則尚未發展出來。

而此時他們能計算的數量,一開始(4.5歲以前)大致在4以內,你不應該給予太多的期待。4.5歲之後,若孩子有較多的數感經驗(如生活中常常接觸數量數數或類似遊戲),則逐漸可以往5~10之間發展。

但我們的教育,往往是把0~10放在一起,一開始就利用數字來教孩子數學的。坊間各種有關計算的數學才藝課程,也通常很快就跳過0~5的階段,進入10以內的計算練習。

這些過早利用數字進行的計算,對於4歲孩子而言是難以理解的。但是通過大量的練習,可以讓他們用「記憶」的方式把答案記下來。於是就產生了以下這種讓家長好氣又好笑的狀況:

家長:「3加3是多少?」

孩子:「6!」

家長:「那這3瓶汽水加上剛才買的2瓶,我們有幾瓶汽水了?」

孩子:「剛剛的汽水在哪?我要數看看。」

家長:「嘿!!(驚訝) 3+3你會,為什麼3+2反而不會了!?」

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

答案很簡單,因為3+3是孩子在學校的課程裡記下來的答案,但他們並不理解這個算式中的數量意義。因此要在實際生活中計算時,4歲孩子還不能將算式與生活應用連結,只能使用他們真正的數感能力和計算能力,告訴你他們需要「用數的」。

其實這也正是孩子長大以後的數學成就的縮影。在學校或補習的練習中,他們也許可以透過反覆練習而學會一些題目的計算方法,使成績看起來不錯。但是當陌生的題型出現,他們真正的能力就會讓你知道:他們還沒辦法理解數學課上所教的內容。

隨著數學內容越來越抽象艱深,孩子的挫折感也就越大,自然就越不喜歡數學,並且成就越來越低。

歸根究柢,就是因為習慣了「雖然不理解,但可以背起來」的學習方式。這個方法在幼兒園當然無往不利,但到國小階段,就無處不吃力了。

數學當然是需要先建立在理解上的。在數感培養上,為了讓孩子充分「理解」進而應用,可以分為幾個明確階段。

  1. 辨識
  2. 變化
  3. 推算
  4. 延伸

以下依據這4個步驟說明較好的教學方法。

一、辨識與變化:

Photo by Chris Lawton on Unsplash

對4歲孩子而言,他們需要先認識4和5這兩個「數量」,作為4歲數感教育的開始。

你可以讓他們玩一些遊戲,比如拿5個吸引他們的小東西,從之中隨便抓幾個(一定會少於5),看他們能不能很快答出來。這就是「辨識」數量的能力。

當他們能快速辨識出4或5時,代表他們已經初步認識了這個數量。

然後你可以在4和5中做分解與組合的遊戲,也就是進入「變化」階段。

從4開始,你可以拿4個小東西放手中,任意蓋住1個,讓他看著另一邊的3個東西,猜猜蓋著的有幾個。接著蓋住2個讓他猜,最後挑戰蓋住3個讓他猜。

你會發現這對他來說也許不容易。尤其當你蓋住越多個的時候。

接下來就可以用5個東西開始玩同樣或類似的遊戲。

4和5的數量辨識與變化熟悉,有時可能需要幾周時間,甚至花上一兩個月,尤其在剛滿四歲沒多久的時候。但你不需要急,短時間、多次數、高趣味,是這時候最重要的教學原則。

當然你可以用更多類似方法,比如適合的幼兒桌遊。容我做個廣告,比如「魔法數學精靈伊歐」,就很適合作為啟蒙階段孩子的學習遊戲。其他數量元素在5以內的遊戲,也都可以參考使用。

二、推算與延伸

Photo by Holden Baxter on Unsplash

轉個彎會去哪?

推算其實是較難的一種變化方式。先給孩子3個東西,問他「還需要幾個,才會變成4」?由於沒有讓孩子先看見4這個數量,因此孩子需要在腦中調出關於4的數量資訊來,然後才能推算出眼前具體的3和腦中的4之間還差多少。

記得從差距最小的1開始,然後逐漸加大這個推算差距。要推算的目標數量,也必須是孩子已經熟悉的。一開始當然先從3或4開始,例如問孩子2張貼紙要再加上幾張,才會變成3張貼紙

要注意的是,不要以為孩子今天能推算出1+3=4,明天就能推算2+3=5,或3+3=6。在大人眼中這是「同理可證」的事情,對孩子來說卻是尚未踏入的數感領域。在每一個新的目標數量開始之前,4歲孩子都必須先從「辨識與變化」開始,然後才能進入「推算」階段。他們必須累積足夠的經驗,以後才能像大人一樣「同理可證」很多東西,也就是接下來要說的「延伸」。

我們大人覺得3+3之所以簡單,是因為我們都已經超過4歲了。而他們現在正是4歲,我們沒有權利去要求他們跳過這個學習階段,立刻變得跟大人一樣。

例如,要讓孩子推算5加多少會變成7,你最好先讓孩子玩過7的分解組合,讓他充分認識7。這對他的數感理解有很大的幫助,特別是當你玩下去發現他其實不能很快告訴你正確答案的時候。

順帶一提,5以上的數量辨識,你不用奢求孩子可以像辨識4或3一樣一眼就看出答案來。在5以上的數量辨識,都是需要通過「數」的過程的。甚至你自己或任何大人都是這樣,不信不妨試看看。

最後我們進入「延伸」階段。

延伸,也就是剛剛提過的「同理可證」。這時我們必須利用「數序」概念來幫助孩子,也就是開始可以進入數字計算的階段。

學習延伸的方法,你可以把「加數」(相對於「被加數」而言)固定起來,一開始加數當然用1。先讓孩子建立起「+1」的概念,從1+1開始,然後2+1,3+1,一直到10+1,11+1....孩子會很快發現,加1就是把數序往後找一個,答案就出來了。因此他可以很快回答你接下來的所有+1問題,除了19+1、29+1這種需要進位的問題以外。這樣就初步建立了「延伸」的概念。

接下來當然就是+2,你需要在他已經熟悉的數量裡幫助他練習+2,例如1+2,3+2,4+2(如果他已經熟悉6的話)。

3,+4你會發現對孩子來說是難的。但是當他認識的數量增加,他會慢慢有勇氣去推算和回答你的問題。之後每次你要帶他認識新的數量,例如7~9,你都可以引導他用延伸的方式先去認識那個數量。例如你要延伸出7這個數量,而孩子只熟悉到數量6,這時,你可以用1+2,2+2,3+2,一直跟他玩到5+2,把加數固定為2去做一連串練習,多半他就可以告訴你這是7了。

若是不行,你可以帶他數一次7,然後回到前一個步驟「推算」上,去把7先玩熟。之後再用+2去帶他延伸到8,在他還不熟悉8但已經玩過7的情況下,看他是否能回答6+2是多少。如果可以,通常9、10,也都可以這樣延伸出去,之後學習的速度就可以更快了。

每一次發現孩子無法「延伸」時,就回到「推算」的步驟去。

這樣,透過辨識、變化,然後推算、延伸,你可以在4歲的時候,打好孩子的數感和邏輯基礎,讓他學會計算上必要的思考原則。也幫他避免「用記憶取代理解」的錯誤學習方式。

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

別說答案!我可以想出來!

最後要提醒家長或老師,不要因為教學時孩子無法吸收而灰心。記住「短時間、多次數、高趣味」,才是這個階段的數感培養關鍵。一個40分鐘的課程如果都在練習同一件事情,對孩子的幫助可能還不如每天玩2~3分鐘,連續玩5天。

你也永遠不用以為需要在4歲時,可能是小班下學期或中班上學期,讓他學會簡單的加減法是必要的。即使今天他已經5歲,也完全沒這個必要。

但是,讓孩子認識數量,能推算數量,甚至延伸推理,對孩子的數感、腦力和未來學習更有幫助。與其讓孩子靠短期記憶背誦算式,不如有意無意就陪他們玩適合的數感遊戲,如本文所建議的方式,著重觀察他們邏輯能力的成長。

每個孩子都會有豁然貫通的時間點,而你每次花點時間觀察和陪他們玩小遊戲,就是在將這個豁然貫通的時間點往前移,並讓他們數感得到磨練與提升,且讓他們善於利用數感思考,對一生有莫大的幫助。

唯一你需要擔心的是,學校或才藝課可能會教得太快,讓孩子做太多數字練習,導致他們把算式答案都先背起來,進而依賴正確解答,而懶得動腦思考基本的數量變化問題。這種炒短線的方式有害無益──可能你與我一樣都是受害者。

能改善的方法,大概就是玩更多的數感類遊戲,或在生活中讓孩子更常運用數感解決問題,以取得數感思考上的興趣和成就感,才能彌補了。

或是你也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「短時間、多次數、高趣味」的原則。至於有沒有幫助嘛,就要看老師的各種考量了。

Photo by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n Unsplash

呃......只有我覺得這問題很有趣?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